【新聞消息】全球科技觀測-物聯網熱 智慧電網當前鋒

 
 

全球科技觀測-物聯網熱 智慧電網當前鋒

  • 2011-02-22
  •  
  • 工商時報
  •  
  • 【李實恭】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 IOT)是近1、2年全球資通訊產業的熱門話題。

     2005年11月,在突尼斯舉行的「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上,電信聯盟(ITU)發佈「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但真正受到眾人關注,要拜各國政府制訂政策之賜。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振興經濟方案中,包含了寬頻網路等新興IT技術的研發與運用,物聯網就是所謂智慧型基礎設施的基礎。在中國大陸公佈的十二五規劃,也明訂新一代資訊技術為7大新興戰略產業之一,預計投入數百億人民幣,物聯網正是新一代資訊技術重點發展項目。

     物聯網就像一張漁網,外覆在實體世界之上的一個網絡,透過網上節點,蒐集實體世界訊息,再傳送給其他節點。物聯網一旦出問題,將可能讓世界運作大亂,因此任何異常狀態須能快速即時察覺與回應。

     物聯網還有一個特性是個性化,將服務切割成精細的任務,並透過標準化平台,將各種服務、資源(如水、電、天然氣)以最優化方式提供不同需求的族群。這需以數學模型為基礎的分析能力,來做客戶使用型態及需求的區隔。在各種物聯網實作中,規模最大、影響你我生活最顯著的應用之一是智慧電網(Smart Grid)。

     今日的電力產業面臨與過去迥然不同的挑戰。隨環保議題興起與技術提升,電力事業趨勢之一是供電多元化,水力、風力、太陽能、沼氣等成為新一代電力來源;同時帶動新的運輸科技與設備,如電動車。

     新型態電力不穩定、不可控制的特性,也推升對於管理科技的需求。各國政府紛紛將城市建設或再造定為施政重點,咸認物聯網技術可以協助新一代電力設備管理、狀態檢測、電力生產管理、資產生命周期管理及智慧化用電。

     利用物聯網技術將有助於採集電網上的訊息,實現用戶與供電端的雙向互動,讓電力公司即時監測變電狀態、電力設備運作、掌握用電模式與預測用電需求等。電廠若要暫時停電進行設備檢修或恢復供電,都能更有效規劃,提升供電服務的可靠性與節能減碳。

     世界各國已紛紛啟動智慧電網相關實驗。例如,IBM與中國國家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進行新能源與智慧輸電、配電的聯合研究。為了研究風力發電,雙方共同運用感測器、數學模型與物聯網技術進行風力預報,已經可以精確到200公尺平方範圍。透過風能、太陽能和水能的模型預測,更有效使用各種可再生分散式能源。

     在智慧電網方面,藉由部署相量量測單位(PMU)為基礎的廣域監控技術,國家電網可以精確算出何時要升級基地台與升級目標台,藉此節省5%投資成本。此外,因為故障頻率降低、頻譜干擾解除與頻譜資源優化,電網系統可靠性與安全性大幅提升,輸配電資產利用率也相對提高。2009年起,國家電網在北京和中國各城市陸續推廣智慧家電,去年有11個省市進行用戶端測試,包括居家安全、智慧家庭、智慧電表等。

     在全球物聯網熱潮中,台灣也不落人後;去年10月,資策會網路多媒體研究所與中國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簽署「物聯網之創新應用合作交流合作意向書」,旨在成立兩岸物聯網推動聯盟,共同催生制定兩岸標準。以高科技製造與創新聞名全球的台灣,對於發展物聯網的應用及相關產品也比其他國家具優勢。(本文作者為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長暨中國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