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兩岸產業合作的不對稱挑戰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872656.shtml
 
 
兩岸產業合作的不對稱挑戰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9.27 02:06 am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後,本報系及各界舉辦系列研討活動,集思廣益,希望為兩岸產業分工開創互惠雙贏的新局。但不可諱言,因為金融海嘯後內外大環境的急遽變化,兩岸產業發展均已面臨結構性的調整,此時此刻談兩岸產業的合作,必須要有更全盤的觀點與前瞻的思考。

今年以來,大陸經濟面臨因缺工、富士康事件及連串工廠罷工引發的各地加薪潮,以及美、歐政府促升人民幣的龐大壓力,讓大陸當局下定決心要根本改變目前過於依賴低廉勞動力及加工出口的經濟增長模式,扭轉「世界工廠」的刻板形象,將「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因此,在產業發展上,大陸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資訊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電動汽車等,作為新一波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在加工出口產業方向,大陸也提出「升級換代」的新方向,希望業者能夠往產業發展鏈的高附加價值端提升,徹底擺脫依賴低廉勞動力舊模式。

大陸產業發展策略的全盤調整,首當其衝的就是在大陸從事代工出口的眾多台商,以及台灣以「大陸為工廠」的出口導向經濟成長模式。大陸台商,尤其是製造資訊及通訊(ICT)產品的業者,必須面對大陸工資持續上漲及人民幣長期升值的雙重壓力,在短期,台商或可遷廠至薪資較低的大陸內陸地區因應,但在中長期,調整兩岸產業分工,將部分在台灣從事的高附加價值活動移到大陸,已是大勢所趨。

在兩岸產業分工調整的大趨勢下,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已是迫在眉睫。從近來馬政府提出的六大新興產業、新興智慧型產業及各類具發展潛力的服務業來看,與大陸規劃推動的產業發展新策略,有很多重疊之處,凸顯出未來兩岸產業有很大合作空間,但也對台灣產業發展帶來嚴峻挑戰。

從大形勢看,大陸產業轉型策略及新興產業重心,與台灣產業發展方向及重點,幾乎在同一層次,這意味兩岸產業分工將從多年來以「垂直分工」為主的上下游合作模式,進入「水平分工」為主的「既競爭、又合作」的產業競合時代。這樣的改變勢必讓目前台灣和大陸產業的主從地位產生結構性調整,政府有責任擬定因應策略,以確保台灣產業的核心優勢,並強化台灣業者在兩岸合作的主導性。

再者,目前以ICT產業為重心的兩岸產業分工,是在國際產業鏈的大架構下進行,台灣扮演承上啟下的關鍵角色,業者不僅在台灣保有可觀的規模及先進技術,在大陸也擁有龐大的產能,相對優勢至為明顯。但是,在各界熱中的新產業合作上,台灣既無國際大廠可依恃,技術優勢亦難與ICT產業相比,企業規模多數又遠遜於大陸業者,僅靠這些產業要彌補ICT產業逐漸外移形成的缺口,顯然力有未逮。因此,政府必須提出更貼近現實的產業轉型策略,才不致淪為畫餅充飢。

在推動產業合作上,台灣也面臨不對稱的困難。大陸產業仍以國有企業為重心,北京對企業有絕對掌控能力,台灣則以民營企業為主,在兩岸合作上企業擁有高度自主性,政府只是敲邊鼓的角色。若聽任這種不對稱的合作方式自由發展,對台灣產業的長期發展也可能會有不利影響。

ECFA為兩岸產業合作創造了有利形勢,但要化為互利雙贏的產業願景,必須有宏觀前瞻的發展策略及務實可行的執行藍圖。大陸顯已啟動兩岸產業合作的高速列車,但台灣準備好了嗎?我們特別提醒馬政府要上緊發條,發揮掌舵功能,全力為台灣產業打開一條生機盎然的永續發展活路。

【2010/09/27 經濟日報】http://udn.com/